基于聚落地名记录的过去300年吉林省土地开垦过程

被引:45
作者
曾早早 [1 ,2 ]
方修琦 [2 ]
叶瑜 [2 ]
机构
[1]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生化环境系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聚落地名记录; 土地开垦; 300年;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聚落作为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新开垦区的聚落建立与农业土地开垦相辅相成,聚落格局演变可反映出土地开垦的过程。聚落地名,记录人类移居到新开垦区域时的直观状况,对于认识土地开发过程和恢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根据地名志资料,将聚落地名依据不同的土地开垦类型进行划分,提出了土地开垦—聚落地名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辨识出土地开垦—聚落类型,即官垦聚落和民垦聚落,其中民垦聚落又可分为自发移民聚落和政府招垦聚落,并得到各类型聚落近300年来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为认识吉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提供依据,也为利用聚落地名进行土地开垦格局重建提供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985 / 9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吉林省近300年来聚落格局演变 [J].
曾早早 ;
方修琦 ;
叶瑜 .
地理科学, 2011, 31 (01) :87-94
[2]   地貌与村落扩展:1753-1982年河北南部村落研究 [J].
郑微微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0, 25 (03) :138-147
[3]   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覆盖变化 [J].
叶瑜 ;
方修琦 ;
任玉玉 ;
张学珍 ;
陈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40-350
[4]   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 [J].
韩茂莉 ;
张一 ;
方晨 ;
赵玉蕙 .
地理研究, 2008, (05) :1118-1128+1225
[5]   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 [J].
王彬 ;
司徒尚纪 .
地理研究, 2007, (02) :238-248
[6]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迁移形成的地名景观 [J].
阚耀平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869-873
[7]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探讨 [J].
黄权生 ;
杨光华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11-118
[8]   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 [J].
方修琦 ;
叶瑜 ;
葛全胜 ;
郑景云 .
地理科学, 2005, (02) :129-134
[9]   明清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乡村聚落类型的地名研究 [J].
陶卫宁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3) :72-78+159
[10]   浅谈区域地名研究 [J].
尹钧科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3) :67-7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