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大脑再塑机制

被引:8
作者
李艳 [1 ]
刘世文 [2 ]
张丽君 [1 ]
曹丽华 [1 ]
王雪峰 [1 ]
戴文晋 [1 ]
隋晓亮 [1 ]
机构
[1] 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2] 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脑卒中; 大脑再塑; 功能重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脑卒中后及康复过程中,在相应脑内运动功能区激活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运动模式下皮质功能再塑的表现。方法:选取2003-02/10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8例,在发病后1周始进行连续两个月的康复。在康复前、康复1,2个月时运用Brunnstrom分级、Caroll上肢功能量表(0 ̄100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对其手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GEMR/iHiSpeed1.5超导磁共振扫描机进行磁共振成像功能激发检查。患者用病手执行简单运动(快速连续的拇指与其他各指的对指动作)、随意运动(用病手摸不同形状的木块),获得脑功能激发图像,观察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结果:8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康复后所有患者Brunnstrom分级和Caroll上肢功能评分均较康复前有明显改善。②病手简单运动时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8例受试者7例在损伤后早期手指不能对指,所以没有激活;M1,SMA,PMA脑区和小脑呈现单侧激活-双侧激活-单侧激活的变化过程;随着运动功能恢复,脑内激活数目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几乎接近正常人脑功能表现。③病手随意运动时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实验中发现引起的运动相关功能区的激发情况变化多样,规律性较差,但其中5例受试者表现出损伤后激发数目明显减少,许多对运动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功能区亦不激活;随着运动功能恢复,激发区数目呈上升趋势,同损伤后简单运动的激活表现。结论:①脑卒中后病手经过康复治疗简单运动恢复较好,康复治疗2个月后脑内运动功能相关区域激活的规律已同正常人。②脑卒中后病手随意运动恢复较困难,康复治疗后不如简单运动恢复好,脑内相关运动功能区激活无明显的规律性。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脑内相应的运动功能区激活增多。
引用
收藏
页码:2449 / 24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J].
毕研贞 ;
余茜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26) :151-153
[2]   丰富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功能表现的影响 [J].
江城 ;
廖维靖 ;
杨万同 ;
蒙兰青 ;
周琴 ;
胡晓琴 ;
程明高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03) :210-214
[3]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恢复的影响 [J].
裘涛 ;
陈眉 ;
洪雪琴 ;
黄晓明 .
浙江实用医学, 2004, (06) :33-34
[4]   REORGANIZATION OF ACTIVITY IN THE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ASSOCIATED WITH MOTOR LEARNING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J].
AIZAWA, H ;
INASE, M ;
MUSHIAKE, H ;
SHIMA, K ;
TANJI, J .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991, 84 (03) :668-671
[5]  
Neural correlates of outcomeafter stroke:a cross-sectional fMRI study. Ward NS,Brown MM,Thompson AJ,et al. Brain . 2004
[6]  
The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simple and complex sequential finger movements:a PET study. Catalan MJ,Honda M,Weeks RA,et al. Brain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