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温江黑碳气溶胶浓度观测研究

被引:27
作者
秦世广 [1 ]
汤洁 [2 ]
石广玉 [1 ]
温玉璞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关键词
黑碳; 气溶胶; 观测; 四川盆地;
D O I
10.13671/j.hjkxxb.2007.08.011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在四川温江获得的黑碳气溶胶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十分剧烈,日平均浓度在1200~20000ng·m-3之间.其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1月最大,中值接近8000ng·m-3,5月也存在一个浓度高值.黑碳浓度及其变化特征与该地盆地性气候、降水湿清除和局地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由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出现频数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本底浓度约为2850ng·m-3.
引用
收藏
页码:1370 / 13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黑碳气溶胶研究进展Ⅰ:排放、清除和浓度 [J].
许黎 ;
王亚强 ;
陈振林 ;
罗勇 ;
任万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4) :352-360
[2]   气溶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J].
毛节泰 ;
李成才 .
气象学报, 2005, (05) :622-635
[3]   2003年秋季西安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J].
李杨 ;
曹军骥 ;
张小曳 ;
车慧正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2) :229-237
[4]   北京地区不同尺度气溶胶中黑碳含量的观测研究 [J].
娄淑娟 ;
毛节泰 ;
王美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17-22
[5]   用MODIS遥感资料分析四川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 [J].
李成才 ;
毛节泰 ;
刘启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1) :1-7
[6]   黑碳气溶胶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J].
秦世广 ;
汤洁 ;
温玉璞 .
气象, 2001, (11) :3-7
[7]   中国西部大气清洁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研究 [J].
汤洁 ;
温玉璞 ;
周凌晞 ;
祁栋林 ;
郑明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9, (02) :33-43
[8]   成都近十年大气稳定度综合研究 [J].
孟庆珍 ;
周建军 ;
陈敏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1)
[9]  
Simulation of the radiative effect of black carbon aerosols and the regional climate responses over China[J] . Jian Wu,Weimei Jiang,Congbin Fu,Bingkai Su,Hongnian Liu,Jianping Ta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4 (4)
[10]   Black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J].
Streets, DG ;
Gupta, S ;
Waldhoff, ST ;
Wang, MQ ;
Bond, TC ;
Bo, YY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1, 35 (25) :4281-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