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制度和地下水位对水田土壤有机质及氧化铁含量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蒋健容
钟绶苓
袁正平
肖永兰
张杨珠
机构
关键词
水稻土; 耕作制度; 地下水位; 土壤有机质; 氧化铁;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87.03.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连续四年在水泥模拟池内进行了不同耕作制度、不同地下水位和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氧化铁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何种处理,水田土壤有机质均有所增加,不同耕作制度,以冬泡区土壤的有机质增加最多,但只施化肥进行冬泡的有机质量增加极少,并且第四年开始降低。施用常量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高水位区>低水位区;而不同地下水位对施用高量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各处理土壤中的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及其活化度均逐年有所增加。无定形氧化铁的含量一般是:耕层>下层,冬泡区>冬作区,高量区>常量区>化肥区。耕层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主要决定于水分和有机质含量,下层则主要受地下水位高低的影响。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活化度及其变化规律与无定形氧化铁的状况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土壤中氧化铁的活化过程的探讨 [J].
陈家坊 ;
何群 ;
邵宗臣 .
土壤学报, 1983, (04) :387-393
[3]   土壤胶体中的氧化物 [J].
陈家坊 .
土壤通报, 1981, (02)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