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机理及前景分析:一个理论综述

被引:6
作者
罗长远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 金融; FDI; 财政金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资本—产出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2 [增长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正> 一、增长的源泉、机理 (一)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效果如何取决于要素的配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功能。张明海利用中国1952~1999年的分省数据,证明改革提高了要素的替代弹性,要素替代弹性的提升表明市场化程度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J].
易纲 ;
林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2) :45-60+205
[2]   经济增长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J].
陈华 .
改革, 2003, (01) :5-10
[3]   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基本趋势 [J].
逄锦聚 .
南开经济研究, 2003, (01) :3-7
[4]   中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家族式管理与资本积累 [J].
卢现祥 .
世界经济, 2003, (01) :67-69
[5]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 [J].
林毅夫 ;
章奇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1) :3-21+80
[6]   从上市公司绩效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J].
张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01) :41-48+129
[7]   南方模仿、企业家精神和长期增长 [J].
庄子银 .
经济研究, 2003, (01) :62-70+94
[9]   经济增长及其社会基础结构 [J].
吉昱华 ;
蔡跃洲 ;
史仕新 .
改革, 2002, (06) :16-20+46
[10]   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分析 [J].
张宗新 .
改革, 2002, (06)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