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协商民主的概念史考察:语义演变与要素辨同

被引:6
作者
张敏
机构
[1]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概念史; 协商民主; 要素辨同;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5.04.009
中图分类号
D082 [民主、人权、民权];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概念史是语义考辨的可靠方法,有助于准确理解概念的涵义及其来龙去脉。通过概念史的考察,中西协商民主的涵义及其语义演化路线得到了比较准确的呈现。以此为基础又可以发现,尽管语境不同,但作为一种民主的方式,中西协商民主在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要素上却是具有同一性的。这些同一性为中西协商民主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中国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有益经验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63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 [J].
何包钢 .
开放时代, 2012, (04) :23-36
[2]   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 [J].
谈火生 .
教学与研究, 2006, (11) :50-56
[3]  
协商民主[M]. 重庆出版社 , 林尚立, 2014
[4]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史稿[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黄国华, 2013
[5]  
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家刚, 2011
[6]  
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英) 蒙克, 2010
[7]  
协商民主[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 博曼, 2006
[8]  
汉字源流字典[M]. 华夏出版社 , 谷衍奎编, 2003
[9]  
自由与传统[M]. 商务印书馆 , (英)埃德蒙·柏克(EdmundBuike)著, 2001
[10]  
民主新论[M]. 东方出版社 , (美)萨托利(Sartori,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