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鹭幼鸟繁殖的生态研究

被引:23
作者
钱国桢
王天厚
张词祖
许建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2] 上海动物园
[3] 安徽省林业厅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夜鹭幼鸟; 繁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引言 自1923年Groos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成鸟幼鸟进行系统测定以来,鸟类学家都以该鸟的羽色作为区分成幼鸟的形态标志的典型(郑作新,1973)。关于夜鹭成鸟繁殖生态学研究,几十年来不断有所报道,如Teal(1965)和Raymond(1982)研究夜鹭繁殖习性和繁殖率后,指出风暴和兽类干扰,是夜鹭繁殖失败的主要因素,Hafner(1980)还对夜鹭繁殖期的领域性和生态位作了讨论,但是,有关夜鹭幼鸟繁殖记录极少。1942年Noble和Wurm成功地观察到在人工监察环境中该种幼鸟的繁殖史,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1982年Thomas等人在美国Hope岛及Rhoole岛观察到夜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秦岭鸟类志.[M].郑作新等著;.科学出版社.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