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岩溶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凤娥
卢耀如
郭秀红
刘广联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河北石家庄,河北石家庄,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复合岩溶; 机制; 碳酸盐岩; 硫酸盐岩; 去白云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以揭示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相伴沉积时发生的复合岩溶形成机制为目的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 ,利用反应路径模型研究了水流路径上碳酸盐岩→硫酸盐岩 (简称层序 1)和硫酸盐岩→碳酸盐岩 (简称层序 2 )两种层序时发生的地球化学作用 ,根据质量平衡原理 ,计算了水岩间发生的地球化学作用强度 ;探讨了硫酸盐岩成因、岩溶发育的环境温度对复合岩溶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合岩溶形成机理与可溶岩层序关系密切 ,层序 1中 ,发生两种可溶岩的溶解作用 ;层序 2中 ,除硫酸盐岩 (石膏和半水石膏 )溶解外 ,碳酸盐岩 (白云岩 )发生的是去白云化作用。这些作用间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促进 ,导致复合岩溶较单一可溶岩的岩溶更发育。复合岩溶的发育程度还受溶液 pH值和环境温度影响 ,溶液pH值降低、环境温度升高都利于复合岩溶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495 / 5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硫酸盐岩溶蚀机理实验研究 [J].
张凤娥 ;
卢耀如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5) :12-16
[2]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硫酸盐污染的地球化学模拟分析 [J].
李义连 ;
王焰新 ;
张江华 ;
高红波 .
地球科学, 2000, (05) :467-471
[3]   山西柳林泉域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 [J].
王焰新 ;
马腾 ;
罗朝晖 ;
李永敏 .
地球科学, 1998, (05) :85-88
[4]   石膏对白云岩溶解影响的实验模拟研究 [J].
黄思静,杨俊杰,张文正,黄月明,刘桂霞,肖林萍 .
沉积学报, 1996, (01) :103-109
[5]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主要产层孔洞的形成及演化 [J].
郑聪斌,王世录,贾疏源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 (01) :73-79
[6]   去白云化作用机理的实验模拟探讨 [J].
黄思静 ;
杨俊杰 ;
张文正 ;
黄月明 ;
刘桂霞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4) :81-86
[7]   碳酸—硫酸盐岩建造岩溶水化学场模型和溶蚀量评价理论初探 [J].
曹玉清 ;
胡宽瑢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8, (01) :53-62
[8]  
中国岩溶[M]. 地质出版社 , 卢耀如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