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存在印支期的油气藏——Re-Os同位素体系的制约

被引:21
作者
陈玲 [1 ,2 ]
马昌前 [1 ,2 ]
凌文黎 [1 ,2 ]
佘振兵 [1 ,2 ]
陈子万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麻江古油藏; 油气成藏年代学; 沥青; Re-Os同位素; 热电离质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开展富含有机质的沥青、原油等的研究,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有效的但极富挑战性的新途径,在国内尚无研究实例报道。以我国南方最大的古油藏之一的麻江古油藏中的沥青为主要对象,采用Re-Os同位素方法试图限定油气的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研究表明,麻江古油藏的固体沥青Re、Os同位素质量分数分别在41.5×10-6~642×10-6和0.21×10-6~12.15×10-6之间,N(187Re)/N(188Os)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在270.90~4074.99之间,Os同位素组成指示中等放射成因,其N(187Os)/N(188Os)比值在0.3400~3.6557之间变化。所有沥青样品的模式年龄在28~144Ma之间变化,集中在85Ma左右。通过沥青Re-Os同位素研究,结合详细地质资料,认为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时间为印支期—早燕山期(144Ma之前),而油藏破坏时间为燕山晚期即85Ma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麻江古油藏原生水晶中固体沥青包裹体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刘劲松 ;
马昌前 ;
王世明 ;
陈玲 ;
李民 .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6) :39-44+50
[2]   铼-锇同位素定年方法及分析测试技术的进展 [J].
杜安道 ;
屈文俊 ;
李超 ;
杨刚 .
岩矿测试, 2009, 28 (03) :288-304
[3]  
叠合盆地幕式流体活动:麻江古油藏露头与流体包裹体证据[J]. 向才富,汤良杰,李儒峰,庞雄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4]   麻江古油藏周缘露头层序地层与南方海相油气藏保存条件 [J].
向才富 ;
汤良杰 ;
金之钧 ;
李儒峰 ;
王鹏万 ;
董立 .
地质学报, 2008, (03) :346-352
[5]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J].
陈红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143-150
[6]   利用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测定镁铁-超镁铁质岩石中的铼-锇同位素组成 [J].
李杰 ;
梁细荣 ;
董彦辉 ;
涂湘林 ;
许继峰 .
地球化学, 2007, (02) :153-160
[7]   中国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志留系多期石油充注:流体包裹体和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J].
潘立银 ;
倪培 ;
欧光习 ;
李林强 .
岩石学报, 2007, (01) :131-136
[8]   Re-Os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J].
杨红梅 ;
凌文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0) :1014-1024
[9]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特征 [J].
杨克明 ;
叶军 ;
吕正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08-213
[10]   负热电离质谱法测量Os同位素组成的质量分馏校正 [J].
郑磊 ;
支霞臣 ;
靳永斌 .
质谱学报, 2004, (04) :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