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44
作者
陈晓洋
涂良珍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了解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原因,为预防再狭窄发生提供根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冠脉支架置入300例中冠脉造影随访的74例的临床、血管造影及处理资料。并根据随访结果有、无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42例),无再狭窄组(32例),分析病人年龄、性别、冠心病易患因素,靶病变形态学及术后最小管腔开放直径(MLD)等因素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的男性(34.4%比76.2%)、吸烟(46.9%比71.4%)、PCI术后管腔直径<3.5mm(40.0%比62.2%)显著增加。结论:男性、吸烟、支架直径<3.5mm与PCI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J].
王舒 ;
杨庭树 ;
齐冠名 ;
王磊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6) :563-565
[2]   内皮细胞生长状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的影响(英文) [J].
武晓静 ;
黄岚 ;
宋代良 ;
晋军 ;
赵刚 .
生理学报, 2003, (05) :554-559
[3]   冠心病患者首次PTCA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李河 ;
郭兰 ;
孙家珍 ;
冯建章 ;
汪萍 ;
吴桂兰 ;
余同珍 ;
叶彩英 ;
陈纪言 ;
周颖玲 ;
张国林 ;
刘智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1, (06) :483-485
[4]   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J].
郭静萱 ;
毛节明 ;
郭丽君 ;
张福春 ;
李海燕 ;
温尚煜 ;
赵一鸣 ;
陈明哲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6) :23-25
[5]   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植入术70例分析 [J].
郭静萱 ;
郭丽君 ;
李伟联 ;
毛节明 ;
陈明哲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6, (05) :13-16
[6]   Histopathology of in-stent re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J].
Kearney, M ;
Pieczek, A ;
Haley, L ;
Losordo, DW ;
Andres, V ;
Schainfeld, R ;
Rosenfield, K ;
Isner, JM .
CIRCULATION, 1997, 95 (08) :199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