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储能逆变器并联系统在微网孤岛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38
作者
徐少华
李建林
惠东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逆变器并联; 功率均分; 阻抗稳定性; 下垂控制; 虚拟阻抗; 光储微网;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5.10.011
中图分类号
TM464 [逆变器];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多台储能逆变器在微网孤岛条件下并联运行时,需要为整个微网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压频率支撑,但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的差异会造成功率分配不均以及环流过大等问题,从而导致整个微网系统的不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传统P-U、Q-f(调整有功功率来稳定微网电压、调整无功功率来稳定微网频率)下垂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采用虚拟阻抗技术,通过对虚拟阻抗的设计将所有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设计为阻性,从而实现负荷功率的均分。从多储能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拓扑结构入手,分析了储能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功率流动特性并建立其输出阻抗模型;对整个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引入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策略以及储能逆变器的双闭环控制策略;根据阻抗稳定性分析法,分析了逆变器滤波参数和控制参数对整个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基于该工况可以发现当滤波电感L增加到5 m H时,逆变器并联系统趋于不稳定;虚拟阻抗系数kL增大到3时,系统阻抗比乃奎斯特曲线越过拒绝域,同时也会使系统的等效输出阻抗由偏阻容性变成感性,不利于高次谐波的抑制;而虚拟阻抗系数RD增大可以加强功率均分效果且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仿真结果说明,在该工况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设计逆变器输出阻抗,可以使多逆变器间的环流最大值由30 A降低到3 A以内,从而保证光储微网在孤岛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266 / 32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含微网智能配网自愈过程过电压影响因素 [J].
胡军 ;
蔡静文 ;
何金良 ;
张若兵 ;
殷禹 .
高电压技术, 2014, 40 (05) :1559-1566
[2]   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瞬时抑制策略 [J].
陈堃 ;
陈昌旺 ;
刘涤尘 .
高电压技术, 2014, 40 (02) :604-610
[3]   微网孤岛运行条件下基于导纳域的稳定性研究 [J].
姜世公 ;
王卫 ;
刘桂花 ;
徐殿国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 33 (05) :19-25
[4]   低压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J].
王成山 ;
高菲 ;
李鹏 ;
黄碧斌 ;
丁承第 ;
于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5) :2-9
[5]   面向多逆变器的微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J].
杨向真 ;
苏建徽 ;
丁明 ;
李劲伟 ;
杜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7) :7-13+185
[6]   低压微电网采用坐标旋转的虚拟功率V/f下垂控制策略 [J].
周贤正 ;
荣飞 ;
吕志鹏 ;
罗安 ;
彭双剑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2) :47-51+63
[7]   含多微源的微电网控制策略设计 [J].
毕大强 ;
牟晓春 ;
任先文 ;
薛雷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3) :687-693
[8]   采用比例谐振调节器的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J].
朱荣伍 ;
伍小杰 ;
杨艳 ;
于月森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8) :2095-2100
[9]   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动态性能分析 [J].
张尧 ;
马皓 ;
雷彪 ;
何湘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3) :42-48
[10]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张文亮 ;
丘明 ;
来小康 .
电网技术, 2008, (0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