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变化的环境响应

被引:28
作者
赵克明 [1 ]
李霞 [2 ]
杨静 [3 ]
机构
[1] 新疆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3] 新疆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
大气; 混合层厚度; 月均值; 出现频率; 空气污染; 相关分析; 乌鲁木齐;
D O I
10.13866/j.azr.2011.03.009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应用Holzworth干绝热曲线法求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利用逐步逼近法和乌鲁木齐市气象站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时间变化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月均值的年变化呈单周期型,即1月最低(389 m),6月最高(2 071 m);4~9月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在2 000 m以上的出现频率超过50%,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则是500 m以下出现频率最大。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指数与最大混合层厚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最大混合层厚度是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逐日PM10浓度与对应最大混合层厚度存在指数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庆市多年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叶堤 ;
王飞 ;
陈德蓉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4) :41-44
[2]   西安市近10年大气稳定度和边界层厚度特征 [J].
蔡新玲 ;
吴素良 ;
王繁强 ;
陈建文 .
气象科技, 2007, (06) :814-817
[3]   上海市近15a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厚度的研究 [J].
杨勇杰 ;
谈建国 ;
郑有飞 ;
陈舜华 .
气象科学, 2006, (05) :536-541
[4]  
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 廖国莲.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04)
[5]  
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 廖国莲.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 (04)
[6]   乌鲁木齐市冬季空气中SO2浓度与空气湿度的关系及对人体的影响 [J].
迪丽努尔·塔力埔 ;
梁云 ;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S1) :25-26
[7]   兰州市区最大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J].
王式功 ;
姜大膀 ;
杨德保 ;
尚可政 ;
祁斌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3) :363-370
[8]   成都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和分析 [J].
孟庆珍,冯艺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6, (Z1) :73-81
[9]   北京地区大气混合层高度的研究及气象特征 [J].
程水源 ;
张宝宁 ;
白天雄 ;
金宁 .
环境科学丛刊, 1992, (04) :46-52
[10]   用清晨探空曲线确定混合层高度的研究 [J].
程水源 ;
张宝宁 ;
李现丽 .
环境科学丛刊, 1992, (03)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