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14
作者
谢红霞
任志远
莫宏伟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
[3] 西安
关键词
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综合资源承载力;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4.06.016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本文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 ,并通过对原方法改进创新 ,以全国为参照区 ,分别计算分析了 :1陕西省二十年来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 2陕西省与中国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相对资源超载力的差异。 3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陕北地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内部区域差异。结果表明 :1陕西省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远远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 ,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增长整体上一直低于全省人口的增长。 2与东部地区相比 ,陕西省综合资源承载压力远大于东部地区 ,与西部地区相比 ,其综合资源承载力超载程度也高于西部整体水平。3全省不同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差异十分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陕西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   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资源科学, 2003, (05) :33-39
[3]   全国及区域性人均耕地阈值的探讨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622-628
[4]   广西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J].
张艾 .
学术论坛, 2000, (04) :53-56
[5]   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J].
黄宁生 ;
匡耀求 .
经济地理, 2000, (02) :52-56
[6]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任志远;张艳芳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7]  
陕西五十年1949-1999.[M].陕西省统计局编;.三秦出版社.1999,
[8]  
复杂性研究.[M].中国科学院《复杂性研究》编委会编;.科学出版社.1993,
[9]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