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112
作者
许其功 [1 ]
刘鸿亮 [2 ]
沈珍瑶 [1 ]
席北斗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降雨径流; 氮磷; 多项式回归;
D O I
10.13671/j.hjkxxb.2007.02.024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揭示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物氮、磷流失的一般规律,以三峡库区秭归县的张家冲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自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同步观测降雨、地表径流量,并对2次降雨径流的全过程进行了氮、磷浓度的测定,对降雨过程中径流量及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变化过程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干旱后的初期降雨径流中的氮、磷浓度明显高于雨季径流中的浓度,且氮、磷浓度变化与流量变化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降雨初期,氮、磷浓度随径流量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流量的继续增大,浓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对浓度随流量变化过程的监测表明,与基流中的浓度相比,总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变化幅度较小,而氨氮和总磷浓度变化的幅度较大,其最大值分别是其最小值的10和67.5倍.溶解性的氨氮排放主要受降雨条件的制约,而径流中的磷主要是以颗粒态存在.通过对径流量和氮、磷排放负荷的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TN、TP、NH4+-N和NO3--N的排放负荷和径流量之间存在着多项式关系,R2分别为0.9545、0·9740、0.9677和0.9504.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三峡工程Ⅱ期蓄水对支流富营养化的影响 [J].
李永建 ;
李斗果 ;
王德蕊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74-478
[2]   太湖地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以宜兴梅林小流域为例 [J].
张荣保 ;
姚琪 ;
计勇 ;
王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94-98
[3]   芦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一般规律 [J].
胡远安 ;
程声通 ;
贾海峰 .
环境科学, 2004, (06) :108-112
[4]   磷在农田溪流中的动态变化 [J].
毛战坡 ;
单保庆 ;
尹澄清 ;
刘怀全 ;
方杨 ;
汪海波 ;
白颖 .
环境科学, 2003, (06) :1-8
[5]   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径流流失过程的影响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梁涛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5) :424-427
[6]  
Effects of surface run-off on the transport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to ground water in a sandplain setting. Delin G N,Landon MK.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2
[7]  
Spatial phosphorous retentionin an agricultural headwater stream. Mao Z P,Shan B Q,Yin C Q,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