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活性絮凝剂产生菌群的构建、培养及应用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志强
林波
胡九成
夏四清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复合菌群;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啤酒废水;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11.011
中图分类号
X703.5 [助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筛选到的絮凝剂产生菌中构建出能比单一菌群产生更高絮凝活性的复合菌群———复合菌群1(BAFRT4+CYGS1).为降低复合菌群1的培养成本,尝试用啤酒废水替代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和能源并获得成功.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复合菌群1所产MBF的絮凝活性达96.8%.复合菌群1所产MBF对靛蓝印染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大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79.2%和87.6%.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啤酒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J]. 陈亚平,付永胜,李湘梅,魏剑斌.污染防治技术. 2003(S1)
  • [2] 啤酒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J]. 陈亚平,付永胜,李湘梅,魏剑斌.污染防治技术. 2003 (S1)
  • [3] 利用鱼粉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性能研究
    周旭
    王竟
    周集体
    张劲松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3) : 31 - 34
  • [4] 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下)
    江锋
    黄晓武
    胡勇有
    [J]. 给水排水, 2002, (09) : 88 - 91
  • [5] 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上)
    江锋
    黄晓武
    胡勇有
    [J]. 给水排水, 2002, (08) : 83 - 89+0
  • [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相关废水絮凝效果验证
    杨延梅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1, (05) : 104 - 109
  • [7] 微生物絮凝剂研制和废水净化研究
    黄民生
    沈荣辉
    夏觉
    张国莹
    [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 244 - 248
  • [8]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布坎南(R.E.Buchanan)等编, 1984
  • [9] Scree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flocculant produced by isolated Klebsiella sp.
    Dermlim, W
    Prasertsan, P
    Doelle, H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99, 52 (05) : 698 -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