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会引起较大的失业风险吗?

被引:5
作者
沈煜
丁守海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去产能”; 失业风险; 比较分析; 就业政策;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6.11.002
中图分类号
F426.21 []; F426.31 [];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该文认为:与上世纪90年代的企业改革相比,本轮"去产能"的失业风险完全可控,不会给供给侧改革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首先,本次"去产能"主要涉及钢铁、煤炭等重化工业,而且重化工业从业人员在第二产业中的占比已大幅下降,就业弹性比过去小的多;其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有更多的政策选择空间,并且以寻找经济增长新引擎、拓展新就业渠道为目标的就业政策已经取得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常态背景下服务业就业的滞后风险 [J].
丁守海 ;
丁洋 ;
沈煜 ;
南毓 .
中国软科学, 2016, (09) :28-36
[2]   供给侧改革与就业转换的三阶段论 [J].
丁守海 ;
沈煜 ;
胡云 .
教学与研究, 2016, (03) :23-31
[3]   产能过剩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史贞 .
经济体制改革, 2014, (04) :154-158
[4]   激励扭曲视角下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及其治理研究 [J].
杨振 .
经济学家, 2013, (10) :48-54
[5]   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J].
江飞涛 ;
耿强 ;
吕大国 ;
李晓萍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6) :44-56
[6]   “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 [J].
林毅夫 ;
巫和懋 ;
邢亦青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4-19
[7]   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 [J].
丁守海 .
管理世界, 2009, (05) :36-46
[8]   重复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模型 [J].
杨培鸿 .
经济学(季刊), 2006, (01) :467-478
[9]   论中国的重新重工业化 [J].
简新华 .
中国经济问题, 2005, (05) :16-26
[10]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