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贫困的识别方法及其应用分析——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被引:14
作者
孙威 [1 ,2 ]
韩晓旭 [3 ]
梁育填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4]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能源贫困; 农村; 怒江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长期以来,学者对中国农村贫困的研究侧重于经济贫困方面,对能源贫困的研究相对不足,而能源贫困恰恰是制约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生计资产改善的主要因素。论文从农户的视角出发,借鉴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贫困线标准,根据农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线进行了综合考量,并最终确定为户均每年消费400 kgce;为科学测度能源贫困状况,提出从能源贫困的广度、深度、差异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了各维度的测度方法;以云南省怒江州为案例,利用564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怒江州的能源贫困状况,研究发现,怒江州能源贫困的广度为0.66,能源贫困的深度为0.40,能源贫困的差异度为0.17,能源贫困的综合指数(Sen指数)为0.37,说明怒江州的能源贫困状况是比较严重的,并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农户对替代生计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J].
江进德 ;
赵雪雁 ;
张丽 ;
侯成成 ;
李巍 ;
严江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4) :552-564
[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 [J].
张馨 ;
牛叔文 ;
赵春升 ;
胡莉莉 .
中国软科学, 2011, (09) :65-75
[3]   中国能源贫困问题现状分析 [J].
李慷 ;
刘春锋 ;
魏一鸣 .
中国能源, 2011, 33 (08) :31-35
[4]   基于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视角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J].
杨国安 ;
徐勇 ;
郭腾云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2) :64-69
[5]   能源贫困与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农村能源建设问题研究——以贵州毕节地区为例 [J].
谢美娥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3) :29-31
[6]   贫困指数:构造与再造 [J].
陆康强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1-22+243
[7]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J].
闫丽珍 ;
闵庆文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5, (01) :8-13
[8]   贫困农户的能源使用及其对缓解贫困的影响 [J].
丁士军 ;
陈传波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2) :27-32
[9]  
What moves and works: Broadening the consideration of energy poverty[J] . Benjamin K. Sovacool,Christopher Cooper,Morgan Bazilian,Katie Johnson,David Zoppo,Shannon Clarke,Jay Eidsness,Meredith Crafton,Thiyagarajan Velumail,Hilal A. Raza.Energy Policy . 2011
[10]  
Measuring energy poverty: Focusing on what matters[J] . Patrick Nussbaumer,Morgan Bazilian,Vijay Modi.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 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