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草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12
作者
张祎 [1 ]
葛丹丹 [1 ]
薛婧 [2 ]
贺伟 [1 ]
李春梅 [1 ]
王涛 [1 ]
机构
[1] 天津市中药化学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2]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关键词
火绒草; 化学成分; 黄酮; 结构鉴定;
D O 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11.03.004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2)、5,7,3',4'-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e(3)、5,7,3',4'-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ol-3'-O-β-D-glucopyranoside(4)、山柰酚(kaempferol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3-甲基-山柰酚(3-methyl-kaempferol,7)、3-甲醚-山柰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methylether-kaempferol-7-O-β-D-glucoside,8)、木犀草素-3'-O-β-D-葡萄糖苷(luteolin-3'-O-β-D-glucoside9,)。结论化合物2-57、8、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89+205 +2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核桃楸叶化学成分研究 [J].
常仁龙 ;
孙佳明 ;
张博 ;
张辉 .
中成药, 2009, 31 (07) :1082-1085
[2]   蒙药玉簪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J].
解红霞 ;
张金花 ;
张宏桂 ;
薛培凤 .
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 (10) :733-735
[3]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 [J].
王祝年 ;
韩壮 ;
崔海滨 ;
戴好富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 (04) :359-362
[4]   黑刺菝葜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张存莉 ;
王冬梅 ;
朱玮 ;
张宏利 .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20) :1540-1542
[5]   田基黄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傅芃 ;
李廷钊 ;
柳润辉 ;
张薇 ;
张川 ;
张卫东 ;
陈海生 .
中国天然药物, 2004, (05) :30-31
[6]   火绒草及火绒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J].
黄利权 ;
伍义行 .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 (03) :24-26
[7]   黄蜀葵花黄酮成分的研究 [J].
王先荣 ;
周正华 ;
杜安全 ;
黄正明 .
中国天然药物, 2004, (02) :30-32
[8]  
A New Flavonol Glycoside from Anaphalis sinica Hance[J]. ZHOU Yi 1, ZHANG Guo lin 2,** , LI Bo gang 2 and CHEN Yao zu 3(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P.R. China;2.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P.R. China;3. National.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1(01)
[9]   加杨雄花序的化学成分研究 [J].
王欣 ;
汪红 ;
王强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0, (03) :13-15
[10]   唐古特白刺叶黄酮类及酚酸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J].
段金廒 ;
周荣汉 ;
赵守训 ;
王明时 ;
车镇涛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9, (01)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