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协调度评价及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5
作者
李晓燕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 生态城镇化; 协调度;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3.06.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体现在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应包含: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这三者应该协同发展。河南省18个地市的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的发展综合指数表明,其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存有较大问题,据此分析结果,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 [J].
朱宇 .
人文地理, 2006, (02) :115-118+128
[2]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J].
韩俊 .
理论视野, 2010, (09) :20-22+55
[3]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态势及战略选择 [J].
刘玉 ;
冯健 .
地理研究, 2008, (01) :45-54
[4]   “星云学说”与中国社会城镇化动力机制 [J].
唐磊雯 .
金融经济, 2009, (08) :43-44
[5]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 [J].
刘思华 .
东南学术, 2002, (06)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