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与劳动力转移——基于发展模式与文化背景的国际比较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勇 [1 ]
古明明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陷阱; 资本密集型工业化模式; 农业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1.4 [劳动就业与失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如果农业生产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化采用资本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以及不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作为一个整体会导致"劳动力转移的陷阱",从而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突破"劳动力转移的陷阱"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工业化、教育和农业发展的模式不仅仅受自然资源、投资、政策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一些非经济因素,比如社会文化价值观、对于劳动的态度等文化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文化背景很可能是亚洲和拉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发展后果的原因,也就有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后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 [J].
张勇 ;
古明明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1) :22-26
[2]   应吸取拉美国家城市化的教训 [J].
孙鸿志 .
经济纵横, 2007, (15) :58-60
[3]   亚洲国家或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及借鉴 [J].
姚程 ;
胡胜德 .
农业与技术, 2006, (02) :10-12
[4]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 [J].
李仙娥 ;
王春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5) :69-75
[5]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20+204
[6]  
比较.[M].吴敬琏; 主编.中信出版社.2007,
[7]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M].蔡秋生等译;世界银行[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8]  
外国资本主义.[M].(阿根廷)普雷维什(Prebisch;R.)著;苏振兴;袁兴昌译;.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