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压力下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生计与可持续能力

被引:25
作者
陈伟娜 [1 ,2 ]
闫慧敏 [2 ]
黄河清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牧民; 生计分析框架; 应对能力; 脆弱性; 锡林郭勒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1 [草原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气候变暖与高强度放牧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影响到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牧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与策略上不同。为掌握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生计状况,认识不同草原区牧民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本文选取锡林郭勒盟东部典型草原区的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西乌旗)和锡林郭勒盟西南部荒漠草原区的正镶白旗(以下简称白旗)为案例区,通过对牧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应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分析不同草原区牧民的生计资产配置状况。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区西乌旗地区牧民的人均自然资本是荒漠草原区白旗的1.9倍,经济资本是白旗的1.8倍,物质资本是白旗的2.0倍,社会资本是白旗的1.3倍,人力资本也略高于白旗。两个草原生态区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了经济和物质资本的差异。典型草原区牧户在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本的基础上,积累了相对丰厚的以牲畜为主的经济资本,巩固居民住房、牲畜棚圈和牧业机械设备等物质资本是该区牧民增强抵御气象灾害能力的主要生计策略。而荒漠草原区牧民自然生计资本薄弱,经济资本积累不足,由此引发的对草地的生计依存性下降削弱了该类区域改善牲畜棚圈和增加牧业机械设备为主的物质资本的增长动力,牧民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以及牧区的可持续能力因此更加脆弱,寻求第二职业、发展生计多元化成为该区牧民改善生计状态的主要策略趋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75 / 10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生计资产量化的农户分化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 [J].
王利平 ;
王成 ;
李晓庆 .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945-954
[2]   气候变化对中国半干旱区农民生计影响初探——以甘肃省半干旱区为例 [J].
韦惠兰 ;
欧阳青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1) :117-121
[3]   锡林郭勒盟气候干燥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J].
王海梅 ;
李政海 ;
韩国栋 ;
张颖 ;
乌兰 ;
宋国宝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538-6545
[4]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 [J].
胡云锋 ;
刘纪远 ;
齐永青 ;
师华定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452-1460
[5]   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J].
苏芳 ;
蒲欣冬 ;
徐中民 ;
王立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6) :119-125
[6]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在自然灾害中的“脆弱性”问题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为例 [J].
海山 ;
乌云达赖 ;
孟克巴特尔 .
灾害学, 2009, 24 (02) :105-109+137
[7]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 [J].
杨云彦 ;
赵锋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3) :58-65+111
[8]   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 [J].
苏芳 ;
徐中民 ;
尚海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1) :61-69
[9]   正镶白旗荒漠化防治措施及其效应分析 [J].
马凌云 ;
徐孝诚 ;
诚意 ;
赵玉柱 ;
陈义 ;
周生 ;
徐芳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S1) :85-88
[10]   基于CVM方法分析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受偿意愿——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J].
杨光梅 ;
闵庆文 ;
李文华 ;
刘璐 ;
荣金凤 ;
吴雪宾 .
生态环境, 2006, (04) :74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