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的株型结构与光的空间分布特点

被引:11
作者
汤晓华
代凤
王华
机构
[1] 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2] 贵州省思南县农业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育种;株型结构;相对光强;
D O I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1999.02.006
中图分类号
S565.4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构建理想株型的理论,1997年在本所对南方省区近年育成的几个双低油菜品种(组合)的植株干物质分配、花期前后的株型演变、光分布特点及成熟期株型和冠层结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以油研8号增长最快,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较早,而核5与中双4号则初花期迅速增长;干物质分配以油研7号、杂93302、油黄3294及中双4号较为合理;群体内各层透光性与叶面积指数的分布直接相关。油研8号分枝角度大,分枝较长,属高秆、高分枝类型;油研7号、油黄3294属中秆、中分枝类型,角果分布较靠上,而且不集中;杂93302株型较合理,但叶面积指数小,稳产性差。生产上应该以选育根粗、茎粗、分枝位中或低的多分枝、多粒、多角果且经济系数较高的品种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油菜株型结构及其理想型研究──Ⅰ.有、无花瓣油菜原型结构比较[J]. 傅寿仲,张洁夫,陈玉卿,戚存扣.中国油料. 1996(04)
[2]   大豆群体冠层叶、粒与光照垂直分布的初步分析 [J].
林蔚刚,胡立成,董丽华,丁希明,王岫芳 .
中国油料, 1996, (03) :42-45+62
[3]   大豆产量空间分布形成原因的探讨 [J].
游明安,邱家驯,盖钧镒,刘佑斌 .
中国油料, 1995, (03)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