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毕成龙
张梅
胡晓波
王琳
张伟
吴林娣
李继福
陈文强
张运
机构
[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髓过氧化物酶;
D O I
10.13929/j.1003-3289.2012.12.005
中图分类号
R445.1 [超声波诊断];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计算颈动脉斑块的IMT积分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应用ROC分析分别比较颈动脉IMT积分、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血浆MPO浓度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浆MPO浓度、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MT积分、Crouse积分及血浆MPO浓度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MT积分、Crouse积分、MPO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92、0.785及0.814,提示三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结论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血浆MPO浓度检测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有效辅助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145 / 21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J].
卢娜 ;
纪莉 ;
刘炎 ;
徐丽华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21) :3223-3226
[2]   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J].
黄修献 ;
李利华 ;
吴新华 .
医学综述, 2010, 16 (18) :2724-2726
[3]  
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由天辉,陆亚琴,田作军,周玉兰,王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02)
[4]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与危险评分 [J].
孙艺红 ;
胡大一 ;
闰明珠 .
中国循环杂志, 2006, (01) :8-11
[5]  
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占全主编, 2001
[6]   Elevated plasma myeloperoxidase levels in relation to circulating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Samsamshariat, Saed Ziaaldin ;
Basati, Gholam ;
Movahedian, Ahmad ;
Pourfarzam, Morteza ;
Sarrafzadegan, Nizal .
BIOMARKERS IN MEDICINE, 2011, 5 (03) :37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