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刺激加母婴分离致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6
作者
唐洪梅 [1 ]
何嘉仑 [2 ]
闫雪 [2 ]
张庆业 [1 ]
李得堂 [1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母婴分离; 醋酸刺激; 2×2析因设计; 疾病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新生SD大鼠分为醋酸刺激组、母婴分离组、醋酸刺激加母婴分离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醋酸刺激加束缚应激方法建立IBS动物模型,进行大便情况评估和直肠敏感性测试,采用2×2析因设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第6,7,8,9周内,醋酸刺激、醋酸刺激和母婴分离的交互作用对大鼠粪点数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母婴分离、醋酸刺激以及两种应激手段的交互作用对大鼠直肠敏感性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醋酸刺激加母婴分离致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是一个符合IBS基本特征的动物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J].
颜廷彦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18) :59-60
[2]  
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致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J]. 安钰,白殿卿,付健,孙晓宁.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15)
[3]   应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谢兴振 ;
迟晓丽 ;
周文霞 ;
马渊 ;
张永祥 .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6) :1375-1380
[4]   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 [J].
任天华 ;
胡品津 ;
胡志远 ;
沈祖尧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03) :234-236
[5]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周建宁 .
中国医师杂志, 2003, (08) :1138-1140
[6]  
消化系功能性和动力障碍性疾病[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剑忠,袁耀宗,邹多武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