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葱斑潜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
潘秀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潘秀美
姜官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姜官恒
机构
:
[1]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来源
:
昆虫知识
|
2001年
/ 05期
关键词
:
葱斑潜蝇;
生物学特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436.33 [葱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葱斑潜蝇在山东 1年发生 6~ 7代 ,以蛹于 1 0月在地表 5cm左右土中越冬。 4月中下旬越冬代蛹开始羽化 ,羽化高峰在 5~ 6月 ,4月下旬始见幼虫 ,5月中旬出现第 1代成虫。世代重叠发生 ,盛发期在 6~ 9月。完成 1代需 1 7~ 3 1天。其中卵期 2~ 5天 ,幼虫期 3~ 9天 ,蛹期 1 1~ 1 8天。成虫活动高度多在 1m以下 ,取食、产卵喜在大葱心部第 2 ,3叶 ,平均单雌产卵 1 0 9 3粒。幼虫潜食寄主植物的叶片而形成潜道。温度 2 0~ 3 2℃、湿度 60 %~ 90 %利于其生长发育、危害和繁殖。恒温下测得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 0 0℃ ,有效积温为 3 61 1日度。土壤含水量 5 %~ 1 5 %适宜蛹羽化。寄生性天敌有幼虫期寄生的姬小蜂 6种 ,寄生率达 40 % ;幼虫—蛹期寄生的金小蜂 1种、茧蜂 2种 ,寄生率为 2 8 4%~ 79 4%。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葱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J].
王立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王立霞
;
张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张永军
;
蒋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蒋玉文
.
昆虫知识,
2000,
(04)
:214
-217
[2]
葱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J].
潘秀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潘秀美
;
姜官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姜官恒
;
李法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李法孟
.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01)
:36
-38
[3]
斑潜蝇的生态学与持续控制.[M].康乐著;.科学出版社.1996,
[4]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南京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5,
←
1
→
共 4 条
[1]
葱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J].
王立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王立霞
;
张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张永军
;
蒋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蒋玉文
.
昆虫知识,
2000,
(04)
:214
-217
[2]
葱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J].
潘秀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潘秀美
;
姜官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姜官恒
;
李法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
李法孟
.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01)
:36
-38
[3]
斑潜蝇的生态学与持续控制.[M].康乐著;.科学出版社.1996,
[4]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南京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