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血管胶原重构及逆转中的意义

被引:8
作者
万新红
邓利芝
谭毅
陈朝霞
向晓光
杜丽
陈艺莉
张金池
机构
[1]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2]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
[4] 广东省汕头市
[5] 广东省深圳市
关键词
中医药学; 血府逐瘀汤; 伊贝沙坦;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颈动脉; 胶原重构; 前胶原末端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为探讨血府逐瘀汤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血管间质胶原重构及逆转中的意义 ,选择 1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36只 ,分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伊贝沙坦组 [30mg (kg·d) ]和伊贝沙坦联合血府逐瘀汤 (联合用药 )组 3组 ;另选同龄雄性Wistar大鼠 12只作为对照 ;取颈总动脉切片行HE和苦味酸一天狼星红染色 ,分别检测血管壁厚 腔径比和胶原面积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的浓度。结果发现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颈动脉壁厚 腔径百分比较对照组高 (14 .7%± 0 .5 %比 5 .9%± 0 .3% ,P <0 .0 5 ) ,伊贝沙坦组 (8.4 %± 0 .4 % )以及联合用药组 (7.6 %± 0 .5 % )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下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胶原面积百分比较对照组高 (9.6 %± 0 .4 %比 4 .8%± 0 .3% ,P <0 .0 5 ) ,伊贝沙坦组 (8.2 %± 0 .4 % )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下降 ,联合用药组 (6 .17%± 0 .38% )下降更明显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和Ⅰ型前胶原与Ⅲ型前胶原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16 7.4± 18.7、6 4 .6± 7.6和 2 .6± 0 .3比 83.6± 10 .1、4 5 .3± 5 .6和 1.82± 0 .2 1,P <0 .0 5 ) ,伊贝沙坦组Ⅲ型前胶原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Ⅰ型前胶原和Ⅰ型前胶原与Ⅲ型前胶原比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重塑及厄贝沙坦和咪哒普利的影响 [J].
朱中生 ;
王晋明 ;
陈绍良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5) :2162-2163+2260
[2]   血府逐瘀汤抗血吸虫致小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J].
张晓平 ;
陈建明 ;
强世平 .
中医杂志, 2003, (04) :299-300
[3]   血府逐瘀汤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J].
丁志山 ;
高承贤 ;
吉瑞瑞 ;
沃兴德 .
中药材, 2002, (07) :481-483
[4]   氧化镁对蔗糖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J].
韩宝亭 ;
于洪波 ;
陈祥鸿 .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 (02) :107-109
[5]   血府逐瘀汤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J].
宋红 ;
徐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2) :67-68
[6]   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病151例疗效观察 [J].
丁宇炜 ;
徐瑛 .
新中医, 2001, (11) :38-39
[7]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炎46例 [J].
仝润芍 .
河南中医, 1996, (04) :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