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温—地压场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以辽东湾地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李潍莲 [1 ]
刘震 [2 ]
于水 [3 ]
朱木山 [2 ]
代春萌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2]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院
关键词
辽东湾地区; 地层温度; 地层压力; 地温—地压系统; 油气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辽东湾地区70余口探井实测的静温静压数据以及地震地层压力预测的数据,对该地区地温场、地压场、地温—地压系统特征进行剖析,并探讨了它们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该地区目前已发现的大中型油气田多位于辽西低凸起高地温梯度区。辽东湾发育深、浅2个超压体系,浅层超压体系主要对应东三段,深层超压体系主要对应沙三段,油气藏主要位于超压区的边缘或常压区。深、浅2个超压体系在北、中、南部地区发育特征的差异控制油气分布层位的差异性,北部地区沙一、二段是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中、南部地区则以东二段为最主要的含油层系。辽东湾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上下2套温压系统能量差较大,油气垂向运移动力强,趋向于在温压系统分界附近富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161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济阳坳陷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J].
刘震 ;
戴立昌 ;
赵阳 ;
许晓明 ;
张善文 ;
蔡进功 .
地质科学, 2005, (01) :1-15
[2]   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差异抑制作用及层次 [J].
郝芳 ;
姜建群 ;
邹华耀 ;
方勇 ;
曾治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443-451
[3]   热作为油运移动力的物理模拟实验 [J].
邱楠生 ;
方家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0-214
[4]   渤海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J].
王良书 ;
刘绍文 ;
肖卫勇 ;
李成 ;
李华 ;
郭随平 ;
刘波 ;
罗毓晖 ;
蔡东升 .
科学通报, 2002, (02) :151-155
[5]   渤海海域盆地热历史及油气资源潜力 [J].
胡圣标 ;
张容燕 ;
罗毓晖 ;
蔡东升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5) :13-21
[6]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温地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的关系 [J].
刘震 ;
贺维英 ;
韩军 ;
朱伯生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5-20+124
[7]   沉积盆地地温与地层压力关系研究 [J].
刘震 ;
曾宪斌 ;
张万选 .
地质学报, 1997, (02) :180-185
[8]  
超压盆地生烃作用动力学与油气成藏机理[M]. 科学出版社 , 郝芳等著, 2005
[9]  
超压盆地与油气分布[M]. 地质出版社 , 马启富等编著, 2000
[10]  
u[P]. 英国专利:GB201718538D0,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