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形成过程研究

被引:46
作者
张茂林 [1 ]
尹尚先 [2 ]
机构
[1] 山西省晋城煤炭研究所
[2]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中心
关键词
煤田陷落柱; 形成条件; 三重动力; 三重控制; 原始塌陷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地下水系统的径流或排泄带上,且处于次级向斜轴部或转折端附近、小断层或环形断层发育地段,如果古地表岩溶空洞、古地下岩溶空洞和膏溶空洞等为岩层塌陷提供了发源地,陷落柱发育的可能性极大。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的形成是以底部岩层中空洞发育为基础,地下水的强烈交替和水-岩作用为条件,岩体自身重力、地应力集中以及溶洞内的真空负压三重作用为动力,经过垮落、溶蚀、搬运、塌陷、冒落等周而复始的过程,分阶段逐步形成陷落柱。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华北煤矿区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与突水的探讨 [J].
徐卫国 ;
赵桂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0, (06) :41-43
[2]   论华北地区岩溶陷落柱的形成 [J].
王锐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2, (01) :37-41
[3]  
煤矿区突(涌)水系统分析模拟及应用.[D].尹尚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 11
[4]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bell-shaped caverns at Bet Guvrin, Israel [J].
Hatzor, YH ;
Talesnick, M ;
Tsesarsky, M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2, 39 (07) :867-886
[5]  
开滦煤矿防治水综合技术研究.[M].钟亚平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6]  
土木工程地质.[M].胡厚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