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意义探析

被引:10
作者
倪仁峰
机构
[1] 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
关键词
四逆汤,配伍意义,附子,甘草;
D O I
10.14148/j.issn.1672-0482.1998.06.004
中图分类号
R289.1 [方论];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仲景四逆汤为治疗伤寒少阴寒化证的基本方,功能挽垂绝之阳气,疗效卓著,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本方药仅3味(生附子1枚,炙甘草2两,干姜1两半),然历来对本方配伍结构的认识存在着很大分歧,有认为附子为君,干姜为臣,甘草为佐使,如明·许宏说:“必以附子为君,...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四逆汤对麻醉家兔低血压状态升压效应的初步拆方研究 [J].
韩新民 ;
陈玉生 ;
林有矞 ;
丁建弥 ;
陈万彬 ;
杨藻震 ;
沈筱同 ;
林加宝 .
中成药研究, 1983, (02) :26-28
[2]   四逆汤肠道给药对家兔实验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J].
唐朝枢 .
中医杂志, 1982, (11) :73-75
[3]   中药附子的研究——Ⅴ、附子对“脉微欲绝”病理模型的影响 [J].
左箴 ;
顾科民 ;
杨友才 ;
谭世杰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2, (01) :19-23
[4]  
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M].(清)陈修园.上海书店.1988,
[5]  
《伤寒论》求是.[M].陈亦人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6]  
中药药理学.[M].周金黄;王筠默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  
伤寒论译释.[M].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  
中药学.[M].成都中医学院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