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承包权配置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来自苏赣农村的经验

被引:8
作者
陈志刚 [1 ]
曲福田 [1 ]
王青 [1 ]
黄贤金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承包权配置; 土地利用; 产出效率;
D O I
10.13246/j.cnki.jae.2007.05.009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和市场都对农地承包权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优化农地承包权的配置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不能顾此失彼。究竟什么样的农地承包权配置结果有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优化?本文在探讨农地承包权农户间配置的村庄差异和个体差异对农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对苏赣农村的实证分析得知:就一个村庄集体而言,农地承包权的过度均等配置并不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将农地承包权配置给决策者经验丰富、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户家庭,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年轻的农户家庭,以及非农参与率较低的农户家庭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农地租赁市场与农业规模经营——基于江、浙、鲁地区农业经营大户的调查 [J].
贾生华 ;
田传浩 ;
张宏斌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1) :37-45+80
[3]   传统农村社会的地权分散过程 [J].
赵冈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56-62
[4]   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分析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1999, (07) :2-9
[5]   中国粮食生产稳定与波动成因的经济分析 [J].
蒋乃华 ;
张雪梅 .
农业技术经济, 1998, (06) :41-45
[6]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知多少? [J].
曾玉平 .
调研世界, 1997, (05) :31-33
[7]   试论我国现阶段农民队伍的构成 [J].
刘洪礼 ;
李学广 .
学术月刊, 1983, (06) :39-43
[8]  
中国东部地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模式和政策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贾生华等著, 2003
[9]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的计量分析[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彭代彦著, 2003
[10]  
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杜鹰等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