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法治方式”

被引:43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方式; 法律话语; 法律修辞; 法治思维; 法律方法;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3.02.009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对"法治方式"可做法学、政治、文化等多角度的解读。虽然法治方式是根据现实政治的需求提出来的,但对法治方式却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去理解。法治属于政治上治国理政的一种方式,然而从其功能发挥的根本属性上看,它是对政治行为的约束,与其他治国理政的方式相比较,法治方式有很多优点。法律规则、程序所体现的理性精神,法治方式所必备的严密逻辑、恰当修辞、融贯解释、缜密论证等构成了法治思维与其他思维不一样的特征。尽管这种排除个人主观因素的冷峻的、理性的判断,构成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调,对于限制权力、促进公平正义以及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法治方式在中国会遇到很多难题甚至风险,这些需要人们认真研究予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114 +11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美德与规则——从道德训诫方式的转变看现代道德中心问题的转换 [J].
谢惠媛 .
甘肃社会科学, 2012, (06) :33-35
[3]   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 [J].
郑成良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04) :3-10+96
[4]  
现实政治[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傅斯年, 2012
[5]  
反思“中国模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何迪, 2012
[6]  
法谚[M]. 法律出版社 , 郑玉波, 2007
[7]  
法谚[M]. 法律出版社 , 郑玉波, 2007
[8]  
法律话语[M]. 法律出版社 , (美) 古德里奇, 2007
[9]  
法律、自由与正义[M]. 法律出版社 , (英) 艾伦, 2006
[10]  
法学基础理论 .2 杨益诚. 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