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干湿气候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19
作者
黄亮 [1 ]
高苹 [1 ]
谢小萍 [1 ]
谢志清 [2 ]
于庚康 [1 ]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2]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湿润指数; 干湿气候带界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中国区域56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多时间尺度的湿润指数。用ArcGIS软件平台对站点的降水量和湿润指数进行反距离加权插值,得到其空间分布图,进而分别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和年代际两个角度分析了湿润指数与干湿气候带界线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的极干旱区范围缩小;内蒙东部半干旱区东伸增大,西部干旱区南移扩大;山东半湿润区南移扩大;陕西半干旱区加大,湿润区缩小。从年代际变化而言,湿润指数和干湿气候带界线分布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北地区总体呈现干湿交替特征;1970s起,西北地区总体趋湿;华北东南部持续趋干;新疆南部(极干旱区)持续趋湿;南方地区在2000s四川南部和贵州中南部趋干,出现部分半干旱区。另外,根据中国农业区划方案,分别计算7个一级农业类型区湿润指数。发现7大农业区50 a来湿润指数都呈下降趋势(青藏区除外),尤其西南地区在2000s湿润指数下降最为显著,其主要原因是2001年以来该地区潜在蒸散增加和降水偏少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70 / 5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中东部地区暴雨气候及其农业灾情的风险评估 [J].
温泉沛 ;
霍治国 ;
马振峰 ;
肖晶晶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0) :2370-2380
[2]   黄河源区地表湿润指数及与气象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J].
侯文菊 ;
李英年 .
冰川冻土, 2010, (06) :1226-1233
[3]   基于湿润指数的中国干湿状况变化趋势 [J].
赵俊芳 ;
郭建平 ;
徐精文 ;
毛飞 ;
杨晓光 ;
张艳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18-24+386
[4]   1975-2004年中国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J].
申双和 ;
张方敏 ;
盛琼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11-15
[5]   宁夏地表湿润状况演变规律研究 [J].
郑广芬 ;
陈晓光 ;
纳丽 ;
张智 ;
许建秋 .
气象科学, 2008, (05) :5533-5538
[6]   中国干湿状况和干湿气候界限变化研究 [J].
张方敏 ;
申双和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4) :574-579
[7]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J].
马柱国 ;
符淙斌 .
科学通报, 2006, (20) :2429-2439
[8]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及中美两国国家级干旱监测 [J].
邹旭恺 ;
张强 ;
王有民 ;
高歌 .
气象, 2005, (07) :6-9
[9]   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带的10年际演变特征 [J].
马柱国 ;
符淙斌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19-525
[10]   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 [J].
翟盘茂 ;
邹旭恺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