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上用人单位的法学判别: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被引:9
作者
秦国荣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用人单位; 雇佣; 劳动者; 劳动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乃是劳动法律关系中极为重要的当事主体。实际用工关系标准体现了劳动法的形式正义观念,其以组织、分工、分配与身份为基本判别依据。而商事主体标准则强调的是用人单位判别的实质正义观念,其不仅关注劳动关系与用工主体资格的确立,而且关注这种具有法定合法身份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能够承担起在法律上可以实现的责任。劳动法学和劳动立法对"用人单位"概念的研究,当然必须要兼顾这两点。所谓用人单位,应当是依法设立,具有合法劳动用工资格,能够与劳动者缔结劳动契约,对劳动者享有劳动管理权利和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德国劳动法与劳资关系.[M].(德) 魏斯; (德) 施米特; 著.商务印书馆.2012,
[2]  
意大利劳动法与劳资关系.[M].(意) 特雷乌; 著.商务印书馆.2012,
[3]  
荷兰雇佣法与企业委员会制度.[M].(荷) 格拉佩豪斯; (荷) 费尔堡; 著.商务印书馆.2011,
[4]  
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M].郑尚元;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5]  
美国劳动雇佣法.[M].林晓云等; 编著.法律出版社.2007,
[6]  
劳动合同研究.[M].董保华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7]  
劳动法学.[M].王全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M].黎建飞;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10]  
劳动法学.[M].李景森;贾俊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