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黄复方颗粒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4
作者
魏安祥 [1 ,2 ]
杨士友 [3 ]
阚红卫 [3 ]
徐鹏夫 [3 ]
于东安 [1 ,2 ]
靳康 [1 ,2 ]
机构
[1]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3]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柴黄复方颗粒; 抗炎; 镇痛; 细胞因子;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9.10.034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柴黄复方颗粒抗炎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数增多法评价药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采用热板致痛法和醋酸致痛法评价药物的镇痛作用;用Elisa法测定炎性组织中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放免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柴黄复方颗粒能抑制大鼠足肿胀程度和CMC-Na所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降低肿胀足中IL-1,TNF-α,PGE2和MDA的含量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抗热板和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结论:柴黄复方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性组织中的IL-1,TNF-α,PGE2和MDA的含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利胆消炎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J].
王章姐 ;
陈师农 ;
张毅 ;
马玲 .
安徽医药, 2008, (02) :113-115
[2]   中药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邹堂斌 ;
刘娟 .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 (06) :23-25
[3]   养肝利胆颗粒抗炎镇痛解痉作用实验研究 [J].
高建平 ;
金若敏 ;
朱培庭 ;
吴耀平 ;
成秉辰 ;
沈伟 ;
陈艳艳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 (03) :59-61
[4]  
动物实验探明小柴胡汤抗炎机制[N]. 孙明瑜,谢鸣,张娜.中国医药报. 2005 (A07)
[5]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2002
[6]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奇主编, 1993
[7]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1991
[8]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仪奎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