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记忆构成

被引:14
作者
闫宏秀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构成; 记忆; 数据; 自我;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8.04.010
中图分类号
B842.3 [学习与记忆];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在数字时代,记忆的构成呈现出与传统记忆不一样的特质。曾经的痕迹可以数字储存介质中的轨道的形式来展示与储存,且这种基于数据的数字化方式可通过追踪而将记忆激活为某种当下。在这种数字化积淀的记忆中,数据在对人类存在的场所进行着某种构建的同时,也变成了人类在世的表征以及某种自我确认的一种方式,并引发了关于记忆的真实性、记忆之遗忘维度等经典记忆哲学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记忆碎片[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查尔斯·费尼霍, 2017
[2]  
人性论[M]. 商务印书馆 , 大卫·休谟, 2016
[3]  
材料与记忆[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法) 柏格森 (Bergson, 2013
[4]  
删除[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迈耶-舍恩伯格, 2012
[5]  
承认的过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 利科, 2011
[6]  
技术与时间[M]. 译林出版社 , (法) 斯蒂格勒 (Stiegler, 2010
[7]  
柏拉图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古希腊)柏拉图(Platon)著], 2003
[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Floridi 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14
[9]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1893-1917) .2 Husserl E,John B.Brough translator. KJ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