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

被引:5
作者
陈英华 [1 ,2 ]
杨学成 [2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政绩化倾向; 矫正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5 [农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 D62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政绩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会带来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等不良后果。导致政绩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等。因此,应采取措施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完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等方面加以矫正。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问题考察——以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为例 [J].
周仕通 ;
彭明倡 .
商业时代, 2014, (34) :136-138
[2]   青岛、烟台、威海、潍坊、莱芜五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 [J].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4, (10) :32-36
[3]   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J].
张海鹏 ;
曲婷婷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5) :70-75+83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 [J].
郭庆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4) :4-11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 [J].
楼栋 ;
孔祥智 .
改革, 2013, (02) :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