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脑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16
作者:
邢宏义
王才源
关新民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2] 同济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乙酰胆碱酯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胆碱能神经在脑缺血再灌注时的变化和意义。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CCAO)的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用改良的Ellman法测定大脑皮层、海马、间脑、纹状体和脑子五个脑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观察脑缺血30分钟和再灌注30分钟不同脑区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生理状态下不同胞区AChE活性不同,纹状体最高(181.8±1.7μ/g),皮层最低(24.1±0.4μ/g),CCAO30分钟皮层、海马、间脑、纹状体的AChE活性均明显下降,较正常大鼠分别降低278%、26.3%、16.9%、23.6%(P<0.01),再灌注30分钟后分别回升18.4%、17.6%、10.2%、23.7%(P<0.01)。而脑干在缺血和再灌注中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不同胞区胆碱能活性程度不同;脑AChE活性对缺血和再灌注是敏感的,推测胆碱能神经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