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在饱水过程中水溶液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54
作者
周翠英
邓毅梅
谭祥韶
林春秀
温少荣
机构
[1] 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2]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广州
[4] 广州
[5]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软岩; 饱水试验; 水溶液; 化学成分; 浓度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针对广东地区重大工程中几种典型软岩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软岩饱水软化试验。通过选取华南地区“红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两种代表性软岩,在天然状态、饱水1,3,6和12个月时,研究水溶液pH值和阴离子及阳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软岩在不同饱水时间后,水溶液的pH值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软岩在饱水过程中,水溶液的pH值将逐渐减小,由弱碱性向酸性过渡,这些变化率为2%~46%。同时,着重指出:饱水3个月时,是水-岩化学作用的临界时间转折点,即3个月之前,阳离子及阴离子的化学交换与吸附作用活跃,反应中离子的浓度是下降的;3个月之后,该作用逐渐减弱,离子的浓度呈现出回升渐趋稳定或稳定的趋势。软岩与水化学反应中离子浓度的变化一般服从两种曲线类型,即指数曲线和动力学稳定方程(反应-扩散方程)曲线。其动力学过程无论服从哪一种规律,最后终将趋向稳定态。此外,对于这两类软岩,其-F,Mn2+,Al3+,Fe3+,Zn2+等离子在试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值,表明岩块与水的化学作用过程中基本没有该类离子的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3813 / 38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特殊软岩软化的微观机制研究 [J].
周翠英 ;
谭祥韶 ;
邓毅梅 ;
张乐民 ;
王建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3) :394-400
[2]   关于粘土岩崩解、泥化机理的讨论 [J].
谭罗荣 .
岩土力学, 2001, (01) :1-5
[3]   化学环境侵蚀下的岩石破裂特性——第一部分:试验研究 [J].
冯夏庭 ;
赖户政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4) :403-407
[4]   泥岩遇水崩解软化机理的研究 [J].
刘长武 ;
陆士良 .
岩土力学, 2000, (01) :28-31
[5]   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 [J].
何满潮 ;
景海河 ;
孙晓明 .
工程地质学报, 2000, (01) :46-62
[6]   矿物溶解的表面化学动力学机理 [J].
谭凯旋 ;
张哲儒 ;
王中刚 .
矿物学报, 1994, (03) :207-214
[7]  
非平衡系统自组织[M]. 科学出版社 , (比)尼科利斯(Nicolis,G.),(比)普里戈京(Prigognie,I.)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