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预测与成藏机制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宏伟
朱怡翔
李胜利
赵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河道砂体; 油源对比; 地震储集层成像; 储集层预测; 隐蔽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 ,利用有限的岩心、地震相信息分析含油储集层的成因 ;开展油源对比 ,确认储集层内油气来源 ;在分析储集层成因的基础上 ,运用地震储集层成像手段 ,预测了含油储集层的分布 ,进而剖析油气成藏机制。研究结果 ,油气并不是在构造最高部位聚集 ,而是受控于储集砂体的分布 ,因此油藏类型为隐蔽性较强的岩性油气藏 ,油气属自生自储成因。在此思路指导下 ,沿古河道走向扩边钻探取得了成功。图 6表 1参 6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江苏老区油田滚动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J].
章志英 ;
张建良 ;
廖光明 ;
刘辛 ;
奥立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83-85+11
[2]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裘亦楠等编著, 1997
[3]  
砂岩油气藏的地震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安斯蒂(Anstey, 1987
[4]  
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裘亦楠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