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走廊引进紫花苜蓿适应性试验

被引:20
作者
马维国
机构
[1]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产草量; 种子产量; 紫花苜蓿; 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2004~2009年对甘肃河西走廊引进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阿尔冈金、朝阳、神龙、农宝、得金)生产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除神龙越冬率为86%外,其余品种越冬率都在95%以上;农宝表现出较高的产草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在甘肃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种植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经济效益高于小麦、玉米,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进的紫花苜蓿品种能维持2~5年的高产,第6年产草量显著下降,因此利用年限以4~5年为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内蒙古干旱草原区紫花苜蓿引种评价 [J].
王铁梅 ;
卢欣石 .
草原与草坪, 2009, (05) :46-49
[2]   紫花苜蓿品种对比试验 [J].
苏希孟 .
畜牧兽医杂志, 2008, (05) :19-21
[3]   新疆紫花苜蓿引种筛选研究 [J].
孟季蒙 ;
尹君亮 .
草原与草坪, 2006, (02) :59-61
[4]   紫花苜蓿品种的品比试验 [J].
李启文 .
草原与草坪, 2005, (05) :66-67+70
[5]   苜蓿新品种应用技术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J].
王宗礼 ;
赵淑芬 ;
韩建国 ;
韩跃林 .
中国草地, 2005, (03) :15-20
[6]   影响苜蓿种子丰产的主要因子研究 [J].
吴素琴 ;
张自和 .
草业科学, 2004, (01) :10-14
[7]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 [J].
郭正刚 ;
张自和 ;
王锁民 ;
田福平 .
草业学报, 2003, (04)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