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特征附视频

被引:17
作者
刘洋 [1 ]
张展羽 [2 ]
张国华 [2 ]
左长清 [2 ]
赵月芬 [1 ]
机构
[1]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2]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养分流失; 红壤;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7.12.015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科技园坡度为12°的红壤坡地上,设置3种水土保持措施径流小区,与对照进行比较,首次对该区域天然降雨情况下的养分流失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产流过程中全N流失最多,全P较少;在产流前期养分流失浓度变化较大,后期则趋于稳定;与对照相比,3种水土保持措施均能明显地减少养分流失,其中前埂后沟梯壁种植百喜草的水平梯田果园效果最好;在大雨强条件下,试验小区养分流失以泥沙携带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68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J].
黄丽 ;
丁树文 ;
董舟 ;
蔡强国 ;
张光远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 (01) :9-14+22
[2]  
Sustainable water future with global implication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J] . Johan L. Kuylenstierna,Gunilla Bj?rklund,Pierre Najlis.Natural Resources Forum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