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广东省市售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25
作者
梁辉 [1 ]
蒋琦 [2 ]
戴光伟 [1 ]
莫艳玲 [1 ]
方苓 [1 ]
李晖 [1 ]
闻剑 [1 ]
林协勤 [1 ]
胡志坤 [1 ]
邓小玲 [1 ]
黄琼 [1 ]
张永慧 [1 ]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关键词
广东省市售牡蛎; 诺如病毒; 污染调查; 基因分型; 食源性病原体;
D O I
10.13590/j.cjfh.2013.04.026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调查2011—2012年广东省市售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为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程度提供建议,达到预防和控制食用牡蛎引起诺如病毒胃肠炎疾病的目的。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广东省部分沿海城市进行市售牡蛎的采样检测,对其诺如病毒污染状况进行连续两年监测,采用荧光RT-PCR检测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基因分型,并对不同城市、季节及场所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牡蛎中诺如病毒总检出率为14.9%(41/275);四个季节牡蛎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依次为4.4%、15.7%、18.2%和36.7%;从基因分型分析,GⅠ型病毒株检出率为4.0%,GⅡ型病毒株检出率为6.2%,GⅠ和GⅡ型病毒株同时检出率为4.7%。结论 2011—2012年广东省市售牡蛎的诺如病毒污染情况在市场、餐饮场所以及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基因分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呈现明显季节性特点,以冬季污染最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广东养殖牡蛎的诺如病毒污染状况调查 [J].
柯丹枫 ;
张永慧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0) :881-884
[2]  
2010年深圳地区诺如病毒的基因分型[J]. 吴微,张宏斌,张海龙,杨洪,陈惠玲,舒柏华,何雅青.病毒学报. 2012(03)
[3]  
2005~2008年广东省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J]. 李晖,莫艳玲,柯昌文,郑慧贞,周晓红,郭汝宁,陈秋霞,方苓,邹丽容.病毒学报. 2010(03)
[4]   珠江河口赤潮研究进展与防治对策 [J].
黄晓英 .
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0) :19-20+25
[5]  
Viruses and bivalve shellfish[J] . David Le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