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毒邪论治中风病急性期

被引:13
作者
刘卫红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毒邪,中风病急性期,病因病机,解毒通腑;
D O I
10.13192/j.ljtcm.1999.01.14.liuwh.008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毒邪,是中医学重要的病因概念之一。毒邪致病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内生毒邪直接影响着中风病急性期的病理变化、预后和转归,在中风病中具有毒性猛烈、毒性火热、依附性以及败坏形体、易攻脏腑等特点。气血逆乱,是中风病发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交阻,是中风病病机的核心,并构成毒邪产生的病理基础;腑气不通是毒邪形成的枢纽;毒邪鸱张、败坏形体、损伤脏腑经络,变证丛生;脑络受损,痰瘀交阻贯穿始终。解毒通腑为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大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浊毒痹阻脑络”对老年期痴呆的影响 [J].
唐启盛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6) :24-25
[2]   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脑血管意外45例 [J].
鲍益铭 .
陕西中医, 1996, (09) :388-388
[3]   试论“毒”的概念与特点 [J].
王秀莲 .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5, (03) :7-8
[4]   论中风病腑证 [J].
邵念方 .
中国医药学报, 1988, (06)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