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散论

被引:7
作者
胡滨
机构
[1] 浙江中医学院杭州
关键词
中国医学史; 学术流派; 散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几个基本概念,提出判断中医学术流派的标准是:第一要有代表性人物,第二要有代表性观点,第三要有传承其学说的代表性著作。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不必强求一致,不一致则反映了多样性。比较规范的应是《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提法。文章还介绍了浙江历代的中医学术流派,即南宋时期以温州人氏陈无择为师祖,以陈氏子弟王硕、孙志宁、施发、卢祖常等为学术骨干的"永嘉医派";金元时期以义乌朱震亨为鼻祖,以戴元礼、赵氏兄弟、王履、徐用试等为传承弟子的"养阴派";明末清初以钱塘人氏张卿子为开山祖,以张志聪、张锡驹为中坚人物,并由高世栻与仲学辂为传承代表的"钱塘医派";以及明万历年间以宁波人氏赵献可为代表的"温补派"和清末绍兴人氏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试述新安医学的“学派”与“流派” [J].
汪沪双 ;
牛淑平 .
中医文献杂志, 2000, (04) :3-4
[2]   浙江中医主要学术流派 [J].
陈春圃 .
中华医史杂志, 1999, (04) :43-46
[3]   论中医学派 [J].
孟庆云 .
医学与哲学, 1998, (08) :42-43
[4]   学派争鸣在祖国医学发展中的贡献 [J].
任应秋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79, (05)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