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江淮梅雨期对称不稳定与降水关系的诊断分析

被引:4
作者
郭煜 [1 ,2 ]
寿绍文 [1 ]
岳彩军 [3 ]
赵栋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2] 镇江市气象局
[3]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关键词
天气学; 对称不稳定; 诊断分析; 湿位涡; 西南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91年5月18日—7月13日江淮地区梅雨期的湿位涡、正压湿位涡、斜压湿位涡以及它们的扰动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并讨论了经向风场及温度、湿度场和大气对称不稳定度的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的对称不稳定度与降水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较强对称不稳定对应较强降水的发生,当对称不稳定度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弱或渐止。对称不稳定度的大小与对流不稳定、惯性不稳定以及大气湿斜压性和风的垂直切变紧密相关。西南风活跃、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对称不稳定倾斜上升气流区,是导致在梅雨锋上暖湿空气一侧发生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81 / 7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