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感染哈维氏弧菌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46
作者
徐晓津 [1 ,2 ]
徐斌 [2 ]
王军 [2 ]
苏永全 [2 ]
张之文 [2 ]
陈心 [2 ]
机构
[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2]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大黄鱼; 哈维氏弧菌; 血液生化指标; 组织病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从患病大黄鱼病灶中分离出病原哈维氏弧菌,并人工回接感染大黄鱼,病鱼出现典型的皮肤溃疡症。测定大黄鱼血液各项指标发现,病鱼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而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患病大黄鱼总蛋白为(12.8±3.95)g/L,对照组鱼为(19.4±4.33)g/L,病鱼球蛋白、甘油三脂、血糖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然而病鱼谷丙转氨酶为(37±5.11)IU/L,对照组为(28±5.54)IU/L;病鱼谷草转氨酶为(164±47.19)IU/L,对照组为(117±21.84)IU/L,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说明,病鱼肝脏和肾脏组织受损。对患病大黄鱼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病鱼病变组织头肾、肝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及坏死。细胞超微病变观察发现,头肾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胞浆内脂滴积累多。血清指标的测定可以作为大黄鱼哈维氏弧菌病细菌感染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18 / 6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大黄鱼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J].
徐晓津 ;
徐斌 ;
王军 ;
苏永全 ;
张之文 ;
陈心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8 (02) :281-286
[2]   人工感染溶藻弧菌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J].
鄢庆枇 ;
张俊杰 ;
邹文政 ;
陈强 ;
庄峙厦 ;
王小如 .
水产学报, 2007, (02) :250-256
[3]   2种病原菌感染海鳗后外周血白细胞的病理变化 [J].
谢嘉华 ;
袁建军 ;
王立萍 ;
杨儒明 .
动物学杂志, 2006, (05) :88-91
[4]   养殖大菱鲆溃疡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J].
范文辉 ;
黄倢 ;
王秀华 ;
史成银 ;
刘莉 .
微生物学报, 2005, (05) :665-670
[5]   细菌J-10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J].
张新明 ;
李健 ;
刘淇 ;
王群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4) :6-12
[6]   斜带石斑鱼病原菌(哈维氏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J].
陈献稿 ;
吴淑勤 ;
石存斌 ;
李宁求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4) :313-317
[7]   柱状噬纤维菌免疫后兴国红鲤免疫细胞数量变化的研究 [J].
胡成钰 ;
洪一江 ;
林光华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6) :674-678
[8]   大黄鱼溃疡病致病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J].
毛芝娟 ;
刘国勇 ;
陈昌福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78-181
[9]   欧洲鳗鲡“狂游病”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J].
周玉 ;
郭文场 ;
杨振国 ;
张凯 ;
邹尔新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3) :314-316
[10]   花鲈弧菌病病原菌(哈维氏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J].
王保坤 ;
余俊红 ;
李筠 ;
纪伟尚 ;
徐怀恕 .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01)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