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S就地相位补偿法的模型和理论

被引:18
作者
杜文娟
王海风
曹军
机构
[1]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性; 低频振荡; 稳定器; 多机电力系统; 相位补偿法;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2.19.009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为降低稳定器设计在实际大系统中应用的难度和现场调试的困难,提出应用于多机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的就地相位补偿法的模型和理论。在多机电力系统中,首先推导得到稳定器对线路功率振荡贡献的直接阻尼;在此基础上,参照相位补偿的原理,提出稳定器设计的就地相位补偿设计。该方法能够保证稳定器向线路功率振荡提供正阻尼,从而有效抑制系统中的线路功率振荡。而稳定器的就地补偿设计是在附加稳定器的电力装置的局部线性化模型上进行的,无需建立多机电力系统的全系统线性化模型,故而设计简单、实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183 +1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变频变压器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自适应阻尼控制器设计 [J].
陈葛松 ;
周孝信 ;
宋瑞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16) :1-7
[2]   两分支分段补偿的并行电力系统稳定器 [J].
夏潮 ;
刘增煌 ;
朱方 ;
赵红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19) :20-25
[3]   东北-华北直流互联后东北电网发电机组PSS参数适用性研究 [J].
高磊 ;
朱方 ;
赵红光 ;
邵广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25) :19-25
[4]   采用低阶动态补偿器的电力系统分散控制 [J].
杜正春 ;
王毅 ;
张强 ;
方万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31) :15-21
[5]   大区电网互联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J].
朱方 ;
赵红光 ;
刘增煌 ;
寇惠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