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高校教师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激励机制谈起

被引:15
作者
顾志恒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 激励机制;
D O I
10.16209/j.cnki.cust.2018.03.022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广大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多出成果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校目前的科学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主要存在界定不清、贡献度难以认定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加强政策协调、明确岗位分类、确定贡献认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常态下科技成果当地转化激励政策效果研究 [J].
龚红 ;
孙文晓 ;
李燕萍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21) :131-134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政策的视角 [J].
杜海平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Z1) :50-55
[3]   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研究 [J].
郭英远 ;
张胜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7) :146-154
[4]   人才及评聘政策对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 [J].
杨辉 ;
许修宏 .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08) :9-11
[5]   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人员激励问题研究 [J].
丁明磊 ;
陈宝明 ;
张炜熙 .
管理现代化, 2013, (05) :68-70
[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优化研究 [J].
陈华志 ;
张明 ;
杨晓娟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5) :49-50+37
[7]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 [J].
冯振珉 ;
胡元清 .
企业家天地, 2006, (09)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