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抽样:中国大陆“男同骗婚”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被引:5
作者
朱静姝
机构
[1] 荷兰莱顿大学
关键词
骗婚; 同妻; 性研究; 不方便抽样; 民族志审判;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6.10.006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以中国大陆"男同骗婚"话语为例,主张在对主流社会已存在常识性道德评判的议题进行质性研究时,宜采用"不方便抽样"。该抽样方法要求研究者正视可能削弱研究预设和结论的"不合时宜的事实",呈现主流话语中被忽略的主体和叙事。基于民族志研究,笔者抽选了一些不便被呈现的"同妻"样本,展现这一群体的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在探讨方法论的同时,本文也对"骗婚"话语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30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掩饰.[M].吉野贤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中国同性爱者、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 [J].
刘明华 ;
于增照 ;
张北川 ;
史同新 ;
李秀芳 ;
李洋 ;
王燕飞 ;
朱明泉 .
中国性科学, 2015, 24 (03) :117-121
[3]   社会文化视角下“同妻”现象的生成原因分析——一项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 [J].
唐魁玉 ;
刘冬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02) :127-135
[4]   本质的还是建构的?——论性倾向平等保护中的“不可改变”进路 [J].
郭晓飞 .
法学家, 2009, (01) :123-139+160
[5]  
How Not to Lie with Ethnography.[J].Mitchell Duneier.Sociological Methodology.2011, 1
[6]  
Family Secrets: Law and Understandings of Openness in Everyday Relationships.[J].CAROL SMART.Journal of Social Policy.2009, 4
[7]   The epistemic contract of bisexual erasure [J].
Yoshino, K .
STANFORD LAW REVIEW, 2000, 52 (02) :353-461
[8]   WHOSE SIDE ARE WE ON [J].
BECKER, HS .
SOCIAL PROBLEMS, 1967, 14 (03) :23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