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庆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奥陶系气藏成因
被引:22
作者
:
夏新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夏新宇
赵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赵林
李剑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李剑锋
张文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文正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不详
机构
: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2]
长庆石油勘探局!庆阳
[3]
长庆石油勘探局!庆阳
来源
:
科学通报
|
1999年
/ 10期
关键词
:
甲烷;
乙烷;
碳同位素;
天然气成因;
长庆气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长庆气田奥陶系气藏天然气虽为高成熟气 ,但其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仍反映出其气源以上古生界煤成气为主 .奥陶系气藏部分样品乙烷碳同位素组成表现出油型乙烷的特征 ,主要原因是上古生界煤成气向下运移过程中发生了组分分馏而使煤型乙烷的贡献大为减少 .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平面分布表明该气藏不是完全连通的“整装”气藏 ,上古生界煤成气向下运移方式主要是大面积垂向下渗 .
引用
收藏
页码:1116 / 11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天然气混源作用对同位素判源的影响
夏新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夏新宇
李春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李春园
赵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赵林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 105
-
106+109+7-8+15-1
[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长庆石油勘探局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J].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 1
-
5+95
[3]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气源及勘探方向
张士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张士亚
[J].
天然气工业,
1994,
(03)
: 1
-
4+97
[4]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陈安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安定
[J].
石油学报,
1994,
(02)
: 1
-
10
[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关德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德师
张文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张文正
裴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裴戈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 191
-
199
[6]
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M]. 科学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7]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8]
气源岩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气机理研究[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平等著, 1991
←
1
→
共 8 条
[1]
天然气混源作用对同位素判源的影响
夏新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夏新宇
李春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李春园
赵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赵林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 105
-
106+109+7-8+15-1
[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长庆石油勘探局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J].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 1
-
5+95
[3]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气源及勘探方向
张士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张士亚
[J].
天然气工业,
1994,
(03)
: 1
-
4+97
[4]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陈安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安定
[J].
石油学报,
1994,
(02)
: 1
-
10
[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关德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德师
张文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张文正
裴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裴戈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 191
-
199
[6]
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M]. 科学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7]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8]
气源岩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气机理研究[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平等著, 1991
←
1
→